他们核对好后也没声张,悄咪咪的摁了手印。
其余的村干部看见也没怀疑,这些数据都是他们一起核算出来的,没什么好怀疑的。
但这里面具体是怎么操作的,那就只有村长一家子知道了。
今年有家里自留地的收成,胡林就做主把一半的粮食换成了钱。
其余的,还是胡孝义来做主。
今年粮价和去年一样,得了三十一块二毛钱。
租用村里的工具花了一毛,加上去年还剩的两块钱,家里现有三十三块一毛钱。
拿到钱后,胡孝义挑了个日子,上县城去采买过冬的生活用品。
上县城一趟又花了十多块,还剩十六块。
真是花钱如流水,挣钱如抓沙。
好花不好挣!
胡孝义又把家禽棚,鸡、鸭晚上睡觉的,去年秋收时,用木头抬高做的木屋地板上,垫上了厚厚的稻草,棚顶也加厚了。
给鸡、鸭准备着过冬。
十个鸡、鸭死了三儿,剩下的七个都是宝儿,可不能让它们给冻死了。
年底结算后没多久,村里把养了一年的猪买了,只留下一头老母猪,和它生的小猪仔。
十二月底,是结算分红的时候,这次胡林让胡孝义拿了个盆过去。
今年副业收成不好,每户只得了八块钱。
到他们领肉时,胡林要了去年没得到的猪血。
排队的人看见他们今年又要的猪内脏,心里都在嘀咕,他们家这是什么特殊癖好。
副业分红弄完,村里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成了闲人,唯有赵铭得上班上到年三十。
知道村长一家都闲了下来,没过几天,李爱花就让胡孝义上村长家去请他们来家里做客。
李爱花和胡林在家杀了一鸡一鸭。
在准备请杨家过来做客的前一天,李爱花和胡孝义就把在厨房梁顶挂着风干的野味都收到卧房去了。
这下家里由胡林得来的野味,都挂在了胡孝义和曹招娣的房间。
在胡孝义去杨家请人时,李爱花就把卧房门给拴上了。
今年家里粮食收获颇丰,因此桌上的菜也很丰富。
荤素都有,每个菜都不重样,汤是松茸炖的鸡。
虽说荤菜少,但这已经是家里现在能拿出来的最好的招待了。
而且李爱花的手艺,大家都只有称赞的份儿,哪还会嫌弃。
至于那些野味,还是怕引起怀疑。
他们家还没和村长家到交浅言深的地步。
家里没有杨家那种大圆桌,所以分开坐了两桌,一桌大人,一桌小辈。
见大人桌还空了一方位置出来,胡林带着李爱花去隔壁把老郑请了过来。
一是凑个人气,二是卖老郑一个好。
今年李爱花又开垦了自留地土地,老郑二话没说,粪便是给得足足的。
他们怎么能不承情。
再说了,老郑和杨老头儿是同辈的,话题也多。
吃吃喝喝后,杨老头让胡林背《三字经》。
最开始,他以为胡林今年会去读书,所以去年送了她《三字经》,哪知道后来是这情况。
知道胡林不能去读书后,他心里是惋惜的。
但后来听杨青说,在教李爱花读书认字。
他想着胡林这不上学,不就只能天天和李爱花待在一起。
杨青教的那些,胡林也都在学,便考了考胡林。
所以,在胡林听到杨老头考她《三字经》的那一瞬间,她是懵逼的。
惊骇杨老头脑回路的同时,也忍不住的吐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