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,不能随意予人。
当遇到借钱的请求时,先问一问对方借钱的用途,以及是否有能力归还。
待问明白后,确定可以借的,也记得打好欠条,规定好还款日期和利息。
关系再好,该问的不能少,该走的流程也不能省。
知乎上有位网友小白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。
过年回家时,一位好久没见的朋友突然请他吃饭,他也没多想,就赴宴了。
宴席上,两人相谈甚欢,聊到动情处,朋友忽然掩面痛哭。
小白忙问生了什么事,只见对方抹了把眼泪,开始倒苦水。
从自己被单位裁员,讲到创业失败,再讲到如今房车都抵押出去了,老婆也要和他离婚,人到中年却过得如此凄惨……
讲来讲去,他的眼泪又开始滑落了。
离席时,朋友小心翼翼地向小白借了几万块钱,并承诺挣到钱就第一时间归还。
话说到这,小白已经心软了,他本想问清楚对方借钱的目的和还款时间,但又觉得这样太不念情谊,最终只是口头约定好尽早归还。
岂料过了一段时间,小白听说,那位借钱的朋友其实是染上了赌瘾,所以才妻离子散。
过年时他问许多人都借了钱,想一次回本,可最终还是输了个精光。
听到这,小白一阵天旋地转,他清楚自己那几万块钱,算是打了水漂。
曾看过一个关于借钱的调查,结果显示:借钱后足额归还的人,只占24。2%,不到四分之一。
所以,不要不好意思问缘由、立字据,也不要觉得这是在伤害感情。
若是真朋友,有商有量,有借有还,感情只会更亲近。
只有一开始就想着钻空子的人,才会气急败坏于你流程严密。
就像网上说的那样:“别总觉得麻烦别人不好意思,别人麻烦你时,也没见他有多不好意思。”
宁愿借钱时麻烦一点,也好过最后追债时,才现有无穷无尽的麻烦要应对。
问自己:对方人品与平日口碑
古语有云:“人无信不立,业无信不兴。”
毋庸置疑,信用对每个人来说,都是价值不菲的。
古有季布一诺千金,今有胖东来老板为买擀面皮的顾客赔付八百万,这都说明一个诚信的口碑是昂贵的。
那些品行端正的人,天然容易博得信任,也更容易得到帮助;
而同样的事,若是换了平日风评差、不守诺的人前来,任谁心中都难免咯噔一下。
所以,当有人向我们借钱时,要仔细问问自己,此人人品怎样,平日口碑如何。
若是信不过对方,哪怕理由再充分,关系再亲近,也别轻易借钱。
不然,对方未必会念你的好,而且很有可能会与你反目成仇。
电视剧《二十不惑》里,姜小果的同班同学王薇,向她借3oo块钱买车票回家。
姜小果心想,对方是同学,买车票也是正经用途,就答应了。
可是,王薇这一借就没了音讯,任凭姜小果几次询问都推说没钱。
直到姜小果撞破王薇用新申领的助学金在逛街买衣服鞋子,她终于忍无可忍,冲上前指责王薇。
但她没想到,王薇居然当街大哭大闹,指责姜小果没有人性,为了3oo块钱要将她逼上绝路。